通常是人们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是其基本形式。在同一环境里用一组圆雕或浮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的叫组雕。
人类社会存在以来,艺术一直是整个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于对自然现象还无法正确地解释,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他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原始雕塑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崇拜观念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山洞中的原始岩画和雕刻,初表露出浮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人类的物质生活,往往影响到精神上的表现。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的自然对象,把它们描绘成平面的绘画,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切。当人们发明线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质材料固定和保存这些形象时,初的浮雕便产生了。随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了暗影表现法,逐渐由平面形相的涂绘进到对物象体积的关注。这种关注以及采用各种材料来达到体积表现的造型实践,促进了圆雕初的发展。
浮雕雕刻的工艺性是浮雕创作的重要因素。绘画与工艺的结合,这是当代美术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科学和工艺技术为浮雕创作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传统的包括民间的工艺技术经过研究和加工,运用于现代建筑装饰和浮雕,也是大有可为的。七十年代初在日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也是以“工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为标志,这一世界性的现代设计运动,对于浮雕的发展很有影响。在浮雕的创作过程中,画面结构与形象结构形成了主题精神的内在表现力,从系统与元素的双向作用中影响着审美思想的发挥,这种构成关系越是清晰明确越能产生画面的说服力和完整性。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
装饰性作用,对于现代的石雕壁画来说更多的是装饰性的作用,因为石雕壁画制作精美,大多是石雕为主,将各种图案以浮雕、镂雕、线雕、切割等多种工艺通过能工巧匠之手展现在园林景观牌楼上,增加了主体建筑的气势和精美,另外对于当地的景区也增色不少,起到很好的装饰成效。
浮雕是一个空间内的艺术品,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开始运用浮雕来提升整体形象。比如地铁站、火车站、礼堂、公共空间、美术馆、展览馆、接待场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