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错觉:这种方法往往是用在多层次,复杂一些的构图中,往往是高、中、低浮雕的表现方式同时并用。常见的是前景人物采用涂浮雕法,随着物景的推移,越来越平,直至背景只需稍稍刻画上去就可以了.在这里表现方式的界定标志是需要明确的。A、高浮雕即’可能来对象背后面的感受。B、中浮雕要压缩至Z轴的二分之一。C、浅浮雕-般可能就要压缩至十分之一了。利用厚度的差异,就是利用人视觉上的错觉必要时可以把后面的物体推到前面来,甚至处于一个平面上。
外轮廓起位:指的是外轮廓与背景交界处前后轮廓和背景垂直高度的部位叫做起位,在观察学习别人的浮雕作品时,要特别留意,留意这些连接处是如何处理浮雕的--侧去观察艺术家对微小的变化之处是如何处理的,是如何使远处的那只眼睛刚为从眉笔下面露出来的。这个起位技术是浮雕中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把主体与背景拉开距离,使浮雕有了立体感,并表现出多层次。
浮雕雕刻的工艺性是浮雕创作的重要因素。绘画与工艺的结合,这是当代美术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科学和工艺技术为浮雕创作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传统的包括民间的工艺技术经过研究和加工,运用于现代建筑装饰和浮雕,也是大有可为的。七十年代初在日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也是以“工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为标志,这一世界性的现代设计运动,对于浮雕的发展很有影响。在浮雕的创作过程中,画面结构与形象结构形成了主题精神的内在表现力,从系统与元素的双向作用中影响着审美思想的发挥,这种构成关系越是清晰明确越能产生画面的说服力和完整性。
一般地说来,为适合特定视点的观赏需要或装饰需要,浮雕相对圆雕的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浮雕与圆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的平面性与立体性。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 压缩空间。压缩空间限定了浮雕空间的自由发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圆雕的实体感减弱了,而更多地采纳和利用绘画及 透视学中的虚拟与错觉来达到表现目的。与圆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绘画原则来处理空间和形体关系。但是,在反映审美意象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圆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显示的只是某种外表特征。作为 雕塑艺术的种类之一,浮雕表现出雕塑艺术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与此同时,它又能很好地发挥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圆雕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和对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与环境、叙事 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平面上的雕凿与塑造,使浮雕可以综合雕塑与绘画的技术优势,使浮雕的塑造语言比之其它雕塑尤其是 圆雕,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现性。
压缩空间的不同程度,形成浮雕的二种基本形态——高浮雕和低浮雕。
装饰性作用,对于现代的石雕壁画来说更多的是装饰性的作用,因为石雕壁画制作精美,大多是石雕为主,将各种图案以浮雕、镂雕、线雕、切割等多种工艺通过能工巧匠之手展现在园林景观牌楼上,增加了主体建筑的气势和精美,另外对于当地的景区也增色不少,起到很好的装饰成效。
人物雕塑的特点人的形象大为丰富,数量增多,出现了武士、侍从、伎乐、舞人等各种不同社会地位的形象,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前进了一步,雕塑手法逐渐摆脱程式化,形象写实、生动。